导读:最近网络中兴起了太极推手养生的视频,大师们标榜自己太极推手的厉害之处,还宣扬太极推手是养生的最佳方法,引得一部分人群追捧。我们该如何看待太极拳的推手养生,本章节进行讨论。
完整的太极拳体系,包括了桩功、套路和推手三个部分,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第三部分,其作用有二,一是通过推手时劲力的触发,检验练习者拳架是否稳固,二是通过技巧性的使用,完成“接化发”的技击性转变。所以太极拳推手包括了劲力承接和化劲反击两个方面,分别从力、劲、意三个方面层层深入,逐渐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。

接、化、发是太极推手的技术,力、劲、意是太极推手的三个层次,接的是力、化的是劲、发的是意。
当对方对你进行攻击时,我们使用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阻击接触,如以“手”为核心承接对方的力量,从而阻止其力量对你的身体进行伤害,谓之接力。
接到对方的力量时,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技巧,如旋转挪移,使对方的力量方向出现改变,让其攻击落空,谓之化劲。
当对方的力量走空时,我们在对方力量的垂直方向进行发力,此时需要我们意识思维有快速的反应,谓之发意。
综合来讲,力是单方向的,劲是多方向的,意是垂直方向的,接力、化劲和发意,既是连续性的动作,也是阶梯性的动作。
在公园中、比赛中,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推手方式,一种推手显得非常精彩,接手、化劲、发意,回环往复,推手过程中甚至有一定的对抗性,这是标准的太极推手,另一种推手则是不讲对抗,即不接力,直接让对方双手按在你的手臂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,形成一种静态,然后直接进行技巧性发意(劲),把对方打出去。
第二种推手,是一种静态性推手,省掉了接力、化劲的步骤,专注于使用技巧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,使对方跌倒。因为此种推手不具有太极推手的高强度对抗性,专注于技巧,不能用于武术技击,因此业内称为“熟人间的游戏”或者“文人间的游戏”。
当我们了解真正的太极拳推手,尤其是第二种推手,我们就明白此种推手是一种力量的使用技巧,在桩功和套路的基础上玩耍,有一定的健康养生意义,但不能用于积极对抗。